湖北省宜昌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成绩突出和富于创新,曾连续两年由中宣部作为重大典型推向全国。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文成国的努力,特别是他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新”与“老”的辩证思考。
文成国曾在基层工作多年,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入的了解。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上,他认为,既要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新办法,也要运用行之有效的老办法。他说:从宜昌农村来讲,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推广枝江市“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活动的经验,基本上实现了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第二阶段是总结推广宜都市创办“农民小康学校”的经验,从第一所“小康学校”在高桥村诞生到现在,全市农民小康学校已普遍兴起,成为农民学政策、学文化、学技术的重要阵地。第三阶段是去年总结了远安县探索“理论进家、科技进家、文化进家、法律进家”的四进家活动的经验,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市推广。上述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讲,仍然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在新形势下的运用和发展。其实,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经验,有许多仍具生命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水尽司村党支书伍发金,把七十年代盛行的广播利用起来,给农民讲政策法律,讲致富门路,讲管理经验,成了农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晚餐。由此看来,开展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新老办法一起上,管用的就是好办法。
文成国还特别强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他向记者举例说:“我最近实地参观了宜昌市车管所,体会很深。市车管所抓了一个‘双脑’工程:一抓净化头脑,二抓重用电脑。对市车管所在发挥电脑作用、运用科技手段上我有三点认识:一是用科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二是用科技手段促进廉政建设。三是用科技手段维护自身形象。服务质量提高了,廉政建设加强了,队伍素质优化了,队伍形象也就好了。”文成国说:“对这样的来自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我们一定要抓住不放。”